您的浏览器太旧了,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
检验
2016年11月29-30日,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29日上午为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下午开始分六个分会场:穿戴式健康设备、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中医药发展论坛、政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技术发展论坛,举行各分会场的特邀报告。笔者有幸见证了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分会场的盛况,记录如下:
下午的会议还没开始,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分会场已经座无虚席,预估80名听众的会议室来了约150名,工作人员临时为会场四周站着的听众安排座位。
分会场主席、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的王成彬主任致辞。王主任首先向报告专家们表达了谢意,感谢他们精心准备的报告题目吸引来如此之多的听众。王主任介绍到目前医院检验科任务重而人员少的现状,亟需自动化的检验技术支持。随着综合性人才加入到这个领域来,未来十年,我们临床检验新技术将进入爆发期。
分会场主席、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 王成彬主任
随后会场进入报告环节,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周蕾研究员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袁慧教授两位共同主持。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周蕾研究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袁慧教授
第一位报告人是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前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邓玉林教授。邓院士在利用先进医学检测技术进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方面造诣颇深。本次会议报告为“移动健康与居家养老”。邓院士指出机构养老在我国存在问题,而移动健康的医学感知技术POCT和可穿戴设备将助力我国居家养老事业。报告还介绍了其团队在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检测技术方面的工作进展,以及一款家用智能终端设备:健康黑匣子。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邓玉林院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赵晓涛主任介绍了包括qPCR、ARMs、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基因芯片、液体芯片、FISH技术、质谱分析技术、DHPLC技术等在内的分子检测新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讲解了临床检测怎么选择并评价技术方法、样本选择方面的工作成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赵晓涛主任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肖飞教授报告题目是“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功能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临床评价”。肖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医院在cGMP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雄激素受体功能检测方面取得的最新结果,以及这些细胞信号通路检测平台在化学合成药的功能研究、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 肖飞教授
临床分子诊断面临两大问题:临床检验实验室分区严格和临床检验实验操作流程复杂,而现代化的微流控技术为解决这两大问题,提供了可能。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研究员介绍了几款用于临床分子诊断的微型全分析系统:如基于壳聚糖修饰的滤纸DNA提取技术、基于试纸条的DNA检测方法、自动化样品制备和检测芯片系统,以及相关的仪器产品。
清华大学医学院 刘鹏研究员
迈瑞北京研究院的李为公院长报告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进展和国内现状。李院长指出以科研需求主导的流式细胞仪不适用于临床检测,比如相关概念复杂,仪器参数设置复杂、样本制备复杂、数据分析繁琐等,这些都是制约流式细胞仪在国内发展的瓶颈。但是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文件,县级医院将装备流式细胞仪,开展流式细胞技术相关的检验项目,这些政策或许会推动国内流式细胞仪的研发工作。
迈瑞北京研究院 李为公院长
最后,邓玉林院士为本分会场会议作总结。近几年,我国临床检验技术有三个特点:一是向高通量、自动化方向发展;二是生化检验技术和影像技术呈现结合;三是微流控和芯片技术发展迅速。有了新技术,再加上青年学者队伍的壮大,我国的临床检验行业一定会繁荣发展。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vdoc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