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太旧了,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

产业

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现状与将来发展前景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日期:2017-03-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都希望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幸福安康并活出尊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都希望在人生的晚年能够幸福安康并活出尊严。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20世纪后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后果以及目前癌症患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数量持续上升,当下和缓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这也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把握的重要方向。和缓医疗的核心内涵在于重视患者的尊严,力图通过有效的手段为患者减轻痛苦、满足患者延年益寿的需求。

 

1.和缓医疗概述:

 

和缓医疗也称为舒缓或姑息医疗。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和缓医疗是指通过控制疼痛、缓解躯体上的不适症状和提供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支持,为无治愈希望的末期患者提供积极、人性化的服务,为患者和家属赢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和缓医疗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让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舒适、平静、有尊严和少痛苦。和缓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是癌症晚期患者,服务重点是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躯体痛苦与情绪困扰。

 

从患者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一刻开始,医护人员即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家属意见,结合患者躯体、精神心理和社会的多方面需求,在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的情绪、心理提供支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养护。和缓医疗肯定了生命的重要性,认同和接纳死亡,既不刻意缩短生命,也不有意延长生命,重视临终患者最后的自主选择权,致力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使其获得较好的心理慰藉。

 

2.国外和缓医疗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西塞里·桑德斯博士就提出了现代和缓医疗这一概念,并设立了圣克里斯托弗静养体验馆。其主要宗旨在于向患者提供最后的人文关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之后,世界各地区的和缓医疗事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展开。1971年,耶鲁大学设立了首个临终关怀医院,这代表着美国和缓医疗事业的起步。3年之后美国制定了临终关怀规划,在1983年还配套地出台了相关法律规范。目前,美国大大小小的临终关怀方案数量已突破3 000个。

 

加拿大还首创性地开设了和缓医疗相关教育,蒙特利尔在1975年开设了加拿大首个临终关怀学院,该学院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拥有健全的教育体制,而且配套的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施都十分可观。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创立了首个临终关怀机构,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红十字会设立了专门的临终关怀研究会。现今日本的和缓医疗单位数量已经突破了200个,相关的团队约500个。然而,日本的和缓医疗事业也存在着不足的一面,即缺乏针对家庭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日本在通过的法案里明确提出,国家要进一步扶持和缓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3.我国和缓医疗的发展:

 

我国的和缓医疗的理念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当代的和缓医疗思想核心表现为对生命的敬畏,强调要提升临终患者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这不仅符合我国的社会伦理,也是基于唯物主义领域的生死观而作的概括,在我国传统的佛、道以及儒家文化里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思想文化源头。现代和缓医疗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最早是从引进国外和缓医疗理论文献开始的。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张燮泉率先发表了译文,对其他国家的和缓医疗理念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孟宪武提出了涵盖和缓医疗这一观念的终末护理概念。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现阶段和缓医疗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天津医科大学率先创建了与和缓医疗相关的研究中心。之后,我国各地逐渐开始了对和缓医疗的重视,促进了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此外,2001年后李嘉诚基金会在我国各地开创了20家与和缓医疗相关的宁养院。当前,我国境内的和缓医疗服务机构已突破200家,该行业的从业者已接近5万人,这对于很多临终患者而言,都是极大的安慰。

 

在20世纪后期和缓医疗在香港地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82年香港九龙圣母医院首次推出了善终性质的服务。1983年该地区针对性地开发出了家庭和缓医疗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居丧服务。1986年善终服务促进会成立,通过医学院校讲授的方式大力开展和缓医疗的普及工作,帮助医院建立和缓医疗病房,并对医护人员培训。在香港地区,推行的和缓医疗方案具有很多种类,迄今为止,该地区已经有10多家公立性质的和缓服务机构。

 

20世纪80年代台湾学者谢美娥率先发表了有关和缓医疗的文献。1983年与和缓医疗相关的基金会成立,主要服务于一些癌症末期的患者,这也是中国台湾地区首个和缓医疗机构推出的居家性质扶助。之后,台湾马偕医院创办了首个和缓医疗理论分析会,并发行了系列文献资料,通过宣传指导、教育培训、学术研讨、完善立法等大力推动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现今台湾地区的和缓医疗事业主要采取广泛引入宗教人士参与、行政扶持、推广建设、基金会与专业社团协调发展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2015年12月18日台立法机构三读通过《病人自主权利法》,未来包括末期病人、处于不可逆转昏迷状况、永久植物人状态、极重度失智、与其他经公告疾病,病人都可选择拒绝或接受医疗,达善终目的。这项法案的核心,是让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意愿的人,可通过预立医疗照护咨商,事先立下书面预立医疗决定,尊重患者善终自主权利。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台湾的和缓医疗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我国和缓医疗目前面临的困境:

 

尽管我国和缓医疗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实践环节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主要体现为:

 

(1)经典医学人道主义理论的影响:经典医学人道主义指出,医疗的意义就在于救死扶伤,每一位医护人员都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可能地给予他们生的希望。然而长期以来,患者的生活质量却并没得到有效的重视。传统的医学理念认为,放弃治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也导致现实医疗领域出现很多过度医治的现象,但并没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传统孝道文化的制约:在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里"孝"是人们最高层级的行为规范,而且传统思想都很看重养老送终的思想,也十分重视患者生存的长久性。然而在实际医疗领域,患者本人的意愿并没得到有效的满足,临终患者往往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带给患者的只是煎熬,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和缓医疗的进步。

 

(3)缺乏对和缓医疗知识的普及与人才培训: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普遍缺乏和缓医疗专门课程的设置,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当前,很多医护人员都注重对临终患者实施急救措施,然而并没考虑到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在具体的实践领域,还没有健全完整的体制、标准与指南来规范该领域的发展。我国当今的医疗卫生体制,距离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还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必须重视该行业的优化和变革,加大对和缓医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培训和推广,促进和缓医疗事业的长足进步。

 

(4)目前国家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资助:立足于我国当今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还十分有限,和西方国家相比,缺乏产业化规模,而且波及面也较为狭隘,开设的项目也十分有限,这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WHO规定,成员国要加大自身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然而就我国医疗领域的扶持力度来看,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政府要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扶持力度,通过有利的政策推动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

 

(5)对家属关怀的缺失:在实践环节,医护人员往往都只注重患者疾病本身,对其心理和精神的需求缺乏全面性认识。临终患者的家属会在其医治期间付出巨大的心思和精力,精神上遭受着各种刺激,这也使得患者自身的心理负担十分沉重。患者家属的悲恸心理过程分为震惊、否认、愤怒、悲伤和理智复原5个阶段,其中会有个体差异,也可能交错变化。在此过程中,家属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心理疏导,得不到同情、理解和帮助,认为和缓医疗服务与一般的医学服务没有多大的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

 

5.对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展望:

 

(1)制度化发展:就其性质而言,和缓医疗应该表现为一种医学模式,而且需要不断加以推广,提升这种体制的覆盖面。国家和政府应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该制度的享受者受益,同时从现实的财力出发,将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为和缓医疗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多样化、多学科综合管理:国家的政府部门要重视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健全的体制来推动社会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例如,可以强化一些临终关怀医院的建设,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中开设和缓医疗病区,在社区卫生机构中开设和缓医疗病房、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等,以适应临终患者的需求。临终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困苦,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也是需要得到慰藉的,这也说明在实际的医疗领域,要为这一类群体配备专门的医师以及心理治疗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还要针对这一群体开展一些特色活动,使其感受到自己人生最后阶段的意义,从而促进我国和缓医疗向着规模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3)专业化发展:要把和缓医疗当作全新的学科来对待,不断强化对这一理念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一些医科院校也应该相应地开设一些与此相关的专业课程,从而为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性人才。医疗服务机构或科研机构应设立和缓医疗专业,加强对和缓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强化与和缓医疗相关的理论研究,综合生死哲学、优死论等理论的研究,不断开拓全新的医学模式,深入开展人文主义关怀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不断强化医疗卫生领域的评价体制建设,从而为我国和缓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4)成为普遍的社会需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更看重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也是和缓医疗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和缓医疗不仅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临终治疗措施、延长生存期,使患者享受生命所赋予的幸福与乐趣;这样还能避免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可以大幅度压缩医疗服务的成本。提出我的人生我做主的理念,提前思考及规划人生,避免精神和肉体都饱受煎熬的"无效"医疗。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一些癌症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社会领域对和缓医疗的需求也渐增。和缓医疗的理念必将深入人心,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采纳和应用。

 

(5)需要在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一是要改变大众对死亡的传统观念,即濒死患者、家属及医生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当死亡来临时,科学面对现实,坦然接受死亡;其次,还要更新传统的医疗卫生理念,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病症医治的无效性,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在临终患者的最后阶段致力于为其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人文主义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96卷第31期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vdoc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