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太旧了,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

心血管

CE-MARC 2:针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的3种诊断策略孰优孰劣?

来源:《门诊》杂志   日期:2017-01-24   
罗马时间8月29日,在ESC 2016会议上的“Hot Lin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Imaging”专场,来自英国利兹大学John Greenwood教授公布了CE-MARC 2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同期发表于JAMA。



罗马时间8月29日,在ESC 2016会议上的“Hot Lin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Imaging”专场,来自英国利兹大学John Greenwood教授公布了CE-MARC 2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同期发表于JAMA。


研究背景


目前,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有创性血管造影率过高,在英国50%检查结果并未影响血运重建过程。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指南推荐的护理执行后,有创性血管造影率会进一步上升。不必要的检测对患者而言纯属徒劳,且浪费资源。


无创性影像功能的广泛应用可以降低不必要检查的比例,1.5 T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精确度高于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




研究方法与结果


该研究为多中心、3个平行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从英国6个中心随机入组了120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CHD检测可能性为10%~90%。第一例随机入组时间是2012年11月23日,最后一例12个月的随访结束日期是2016年3月12日。随机分为CMR(心肌灌注显像)组(481例)、MPS(481例)以及NICE指南护理组(240例)。NICE指南护理组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特点以及临床疾病史将冠心病发生几率进行分层,低风险患者(10%~29%)采用心脏CT,中等风险患者(30%~60%)采用MPS,高风险患者直接采用冠脉造影。


主要终点为12月内不必要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血流储备分数>0.8或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显示在所有冠状血管直径≥2.5 mm的血管中,1个图像内无直径狭窄的百分比≥70%或2个正交视图内≥50%)。次要研究终点包括12月内MACE事件、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和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研究结果显示,1202例有症状的患者平均年龄56.3岁,其中女性患者为564例(46.9%),平均CHD可能性为49.5%。12个月后NICE指南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数为102例(42.5% [95%CI 36.2%-49%]),CMR组为85例(17.7% [95%CI 14.4%-21.4%]);MPS组为78名(16.2% [95%CI 13%-19.8%])。




NICE指南组不必要的血管造影为69例(28.8%),CMR组为36例(7.5%),MPS组为34例(7.1%);分析不必要的血管造影校正后的OR比:CMR组vs. NICE指南组为0.21(95%CI 0.12-0.34, P<0.001);CMR组vs. MPS组为1.27(95%CI 0.79-2.03, P=0.32)。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比例分别为NICE指南组12.1%(95%CI ,8.2%-16.9%;29/240例),CMR组9.8%(95%CI,7.3%-12.8%;47/481例)和MPS组8.7%(95%CI,6.4%-11.6%;42/481例)。


比较随访12个月MACE发生率,NICE指南组为1.7%,CMR组为2.5%组,MPS组为2.5%(校正后的危险比:CMR组 vs. NICE指南组为1.37(95%CI 0.52-3.57);CMR组 vs. MPS组为0.95(95%CI 0.46-1.95)(图1)。


总而言之,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而言,CMR指导下12个月内不必要的血管造影率较NICE指南指导护理低,CMR和MPS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总 结


在全球范围内,MPS都是一种最常用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检查方式,但CMR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及其预后价值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尽管CE-MARC 2显示CMR和MPS在不必要的血管造影率方面并无差异,但2012年发表于Lancet的最初CE-MARC研究显示,CMR诊断准确性高于MPS,且预测MACE事件风险准确度较高。


众多临床结果显示,CMR或MPS用于疑似冠心病患者检查可以降低有创性血管造影使用率。除此之外,CE-MARC与CE-MARC 2研究进一步为CMR可作为MPS的替代方式用于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提供依据。


Discussant review


来自德国的Udo Sechtem教授表示,目前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有创性血管造影使用率非常高。该研究发现,与指南推荐的方案相比,CMR与MPS均可显著降低不必要的血管造影率,且不增加MACE事件发生率。由此可见,功能性影像学应被用于更广泛的患者,甚至在高危患者人群亚组也可以考虑使用。经济因素分析在功能性影像学的抉择中起决定性作用。临床上选择哪一种方案有待进一步探讨,后续研究ISCHEMIA(图2)及CE-MARC 3(图3)即将开展,将为功能性影像学诊断策略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vdoc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