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太旧了,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

心血管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上海发布会——解析十年数据趋势,制定十年防控策略

来源:《门诊》杂志   日期:2016-11-17   
2016年7月8日上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宣传推广上海发布会在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主任强调了编撰年报的背景、必要性、目的、意义、要求以及编撰经过和启示

2016年7月8日上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宣传推广上海发布会在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主任强调了编撰年报的背景、必要性、目的、意义、要求以及编撰经过和启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连成教授、李琳教授、隋辉博士以及北京天坛医院杜万良教授等针对冠心病的流行情况,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超重/肥胖等进行了讲解。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CDC)、上海卫生计生委及各医院的多名专家出席发布会。与会专家均表示,心血管病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政府主导下,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加强大众健康教育,积极拓展社区人群防治。


编撰年报的目的和作用


发布会上,陈伟伟主任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是中国发布的第一部中国心血管病权威报告,旨在动态跟踪监测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综合评价国家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年报每年发布,内容涉及中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特别关注心血管病流行趋势,为政府政策制定、为医学研究和诊疗机构及社会各界开展更为有效的心血管病防治和研究工作提供信息资讯和技术指导。年报也是中国心血管病领域的信息平台,其编撰工作特别强调资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体现国家心血管病年度报告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年报出版十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防、治、研方面的权威资讯,对推进我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十年数据趋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是我国发布的第十部年报,报告揭示,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2014年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均呈上升态势,且AMI从2005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无论城市或农村,男性或女性,AMI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岁开始显著上升。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还显示, 2003年~2014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2010年全国109家三甲医院出院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分析表明,脑卒中住院人数从2007年的79,894例增加到2010年的85,474例,院内死亡率从3.16%下降至2.30%。2010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危险因素调查,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年龄标化患病率是2.27%。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在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和2002年进行的4次全国范围内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发布的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状况调查报告指出,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虽然1991~2009年间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研究报告指出,≥18岁人群血清TC、TG水平较2002年明显增高。2014年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2003~2013年14项研究,估算18岁以上人群中TC、LDL-C、TG、升高患病率分别为7.9%、7.6%、13.7%,HDL-C降低患病率为11.0%。2010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查数据,根据常规诊断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如同时参考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则患病率为11.6%。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经济发展及超重/肥胖而增加。3B研究入选104家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817例,调查显示72.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综合达标率只有5.6%。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及不合理膳食也成为引起心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根据近20年来在我国九省市人群进行的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超重+肥胖率由1991年的24.7%上升到2011年的44.0%,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18~60岁居民体力活动量从1991年到2011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项目表明,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仅为11.9%,体力活动量与体重指数、腰围和体脂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体力活动不足者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糖尿病死亡风险增加;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但膳食结构不合理,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过高,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明显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仍然较低;膳食钠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折合成食盐仍为12.0 g/d;膳食钾摄入量虽有增加,但仍低于指南推荐的2 g/d水平。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未来十年防控策略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未来十年,我国心血管病仍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尤其是国民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普遍暴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和大气污染,仍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且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患病率持续增加,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心血管病的持续增长态势。为此,年报编写专家呼吁,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因素,遏制心血管病增长态势。


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从政策、人才、资金诸方面予以扶持;各部门协作—学术团体和医疗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帮助基层社区的广大医生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建设,促进基层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媒体向公众宣传健康和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保健常识,鼓励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企业应积极参与,支持学术活动和大众教育,共同构建防治心血管病的广泛战线。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共同行动,施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应“管住嘴”、“迈开腿”,在生活方式干预前提下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遏制心血管病发病的增长态势,造福于国民的心血管健康。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vdoc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