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太旧了,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

心血管

杨杰孚: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来源:医脉通   日期:2017-03-23   
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意外死亡的现象,90%的猝死是由心脏疾病引起,即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多与心脏骤停引起,随着心脏骤停时间的延长,患者会出现头晕、晕厥、瞳孔散大、抽搐及呼吸停止等症状,心脏骤停4~6分钟时,患者大脑发生不可逆性死亡。

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意外死亡的现象,90%的猝死是由心脏疾病引起,即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多与心脏骤停引起,随着心脏骤停时间的延长,患者会出现头晕、晕厥、瞳孔散大、抽搐及呼吸停止等症状,心脏骤停4~6分钟时,患者大脑发生不可逆性死亡。一旦发生心脏骤停,院外死亡率可达95%以上。所以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就地抢救十分重要。


在近期召开的2017年中国国际心衰大会上,来自北京医院的杨杰孚教授以“心衰患者猝死预防”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一、流行病学


据估计,中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而实际上猝死人群的数量远高于此,在150~200万人之间。猝死多发于清晨、周一和冬季。35岁以上人群的猝死风险显著高于30岁以下人群(100:1)。在年轻及中年人群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7倍。吸烟、超重及剧烈活动的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增加猝死的风险。遗传性心律失常也与猝死相关。


心源性猝死(SCD)高危因素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冠心病和心梗后、心梗后伴LVEF低下、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或VT事件、有心脏骤停家族史、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和遗传异常(HCM、LQTS及Brugada综合征)。


心衰患者的猝死率令人震惊。NYHA II级患者的猝死率为12%,NYHA III级者猝死率为26%,NYHA III级者猝死率为56%。LVEF已经成为了评估心脏骤停的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30%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很高。


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心源性猝死预防包括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是针对已发生过心脏骤停幸存者(5~10%),这类预防的范围极其有限;一级预防是针对未发生过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


药物预防


由于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强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胺碘酮。虽然相关研究显示胺碘酮能够减少心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对整体死亡率并无改善。


表1 心衰患者使用无抗心律失常效果的药物

注:一级预防的含义是在治疗前患者没有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


表2 心梗后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注:*β受体阻断剂已包括在前表中(没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也适用于充血性心衰患者;***降低猝死风险,总死亡率差异不显著;****预后不良。


装置预防


由上表可知,预防心源性猝死的药物治疗相当有限,所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预防猝死的最佳手段。


2016年ESC心衰指南推荐,ICD可用于发生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幸存者(二级预防 IA),也可用于未发生VT/VF、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且LVEF≤35%的心衰患者(一级预防 IA);不推荐在心梗后40天内植入ICD,因为此时机不改善预后。


从1985年第一个ICD上市至今,ICD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例如近年来的皮下ICD(SICD)和穿戴式除颤器(WCD)。


表3 SICD的优缺点


表4 ICD功能进展


DANISH研究发现,在非冠脉疾病引起的症状性收缩性心衰患者中,预防性植入ICD并不能显著降低远期全因死亡率。研究者认为,美国和欧洲指南推荐所有左室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患者接受预防性ICD治疗(I类推荐),但对于非缺血性心衰患者来说,相关证据比较薄弱。但是,ICD显著降低了心源性猝死;亚组分析显示,ICD可以显著降低小于68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表5 穿戴式除颤器的优缺点


WCD使用范围:


▶ 急性心梗后早期高危患者(不适合植入ICD)

▶ 再血管化治疗后VT/VF高危人群

▶ 非缺血性心肌病发生急性心衰患者的高危人群

▶ 心脏移植等待者或需要心室辅助装置患者的突发心律失常

▶ 怀疑为快速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

▶ ICD治疗中断或ICD计划植入前的保护


为预防大量的院外猝死,AED应运而生,AED是体外自动除颤器,其安置于公共场所(尤其是机场),供公众抢救心脏骤停者使用。1999年,FDA批准AED应用。


总结


心衰患者猝死的发生率高,占心衰死亡的50%以上。治疗心衰及原发病(ACEI/ARB)有助于预防心衰患者猝死。除颤器是最有效的预防猝死的手段;ICD适用于长期有效的治疗,WCD可以针对猝死高危者的短期桥接治疗,AED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发病的患者。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vdoc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