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太旧了,请更新您的浏览器X
心血管
目前老百姓对高血压几乎都有很多认识误区,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为纠正这些错误观念,术康君今天来教大家学习如何科学防治高血压,才能让自己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误区一:
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老年人血压高一点可不予理睬。
真相: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弹性减弱,脉压差变大,但血压升高仍然是病理现象。
无论年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一样的,即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误区二:
我昨天头晕,血压可能有点高,我今天头不晕,血压肯定不高。
真相: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已经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 才有了“感觉”。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不能“跟着感觉走”。
▼误区三:
太早服药会导致“抗药性”或“耐药性”,以后再用药就会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血压还不太高,还是不要使用降压药。
真相: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抗药性”或“耐药性”。
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 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和重要器官,其远期预后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四:
服药后血压已经降至正常,高血压已治愈,可以自行停药。
真相: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而血压的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五:
我都坚持吃药了,还要我戒烟、戒酒,那药都白吃了。
真相:高血压管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者缺一不可。不良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
吸烟、过量饮酒、高盐膳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单纯靠吃药,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服用2、3种降压药而血压仍难达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已经明确诊断了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除非早期轻症,绝大多数仅改善生活方式是无法血压达标的,依然需要药物控制。总之,两条腿才能走路,少一条都不行。
▼误区六:
张三不吸烟不喝酒,50岁就得了脑出血,李四抽烟喝酒吃肉却活到90岁,医生说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瞎扯。
真相: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个例,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心脑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和生活条件各不相同。
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生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总体风险,使大多数人获益,这是在大规模人群中研究得出的结果。正如闯红灯者不一定都发生交通事故,但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遵守交通规则者要大几倍是一样的。
▼误区七:
张三原来血压比我还高,吃了某药血压控制非常好,我也去买来吃。
真相: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各有差异,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不同,一类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对另一部分患者也许并不适宜。
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他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升高的类型与幅度、有无并发症或并存的疾病等)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声明:本网注明来源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vdoctor@126.com)。